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21:24 点击次数:172 东北嗑唠刘志远:退休大爷整出全家 "糊涂账",这五件傻事可别学!
"爸,您到底还想让我们咋地?"
客厅里,儿子刘强脸红脖子粗地对着沙发上的老头喊,那嗓门儿,比东北冬天的风还冲,里头全是憋了好久的火气和没法儿说的憋屈。
对面的女儿刘敏正抹眼泪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欠条,纸都快被眼泪泡透了。
68 岁的刘志远缩在沙发正中间,瞅着这俩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,心里头跟打翻了东北乱炖似的,酸甜苦辣咸全齐了。
茶几上乱七八糟堆着些纸片子:啥投资合同、借款协议,还有那张把全家坑到沟里的房产抵押书,看着就闹心。
"我... 我也没寻思能这样啊..." 刘志远的声音抖得跟筛糠似的,手里的拐杖攥得咯吱响。
"没寻思?" 刘强彻底炸了,"您掺和我的婚事,管着敏敏的工作,把房子押给骗子,现在连我妈看病的救命钱都没了!您到底琢磨啥呢?"
"强强,别这么说你爸..." 角落里的老伴王秀琴想劝两句,可那声儿虚得跟蚊子哼哼似的。
展开剩余94%俩月前查出胃癌,老太太已经瘦得脱了相,现在连治疗费都没着落了。
"妈,您别说话了,好好歇着。"
刘敏赶紧过去扶着妈,转头瞪着爸的眼神,失望得能滴出水来,"爸,您知道我妈现在最缺啥不?不是您那套 ' 为了全家好 ' 的瞎折腾,是安安稳稳治病!"
刘志远瞅着跟纸片儿似的老伴,再看看俩孩子眼里的绝望,突然跟被冰锥子扎了似的 —— 自己这三年退休日子,干的那些蠢事,简直能装一火车!
正这时候,门铃 "叮咚" 响了。
门外站着的,正是那个说能让钱翻倍的 "理财专家" 李总,可他今儿那脸拉得老长,瞅着就不是啥好事,刘志远心里 "咯噔" 一下,凉了半截...
一、退休局长把家当 "衙门",儿子的婚姻都得 "审批"
三年前,刘志远从市建筑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那阵儿,那叫一个精神!身子骨硬朗,银行里躺着 30 万退休金,还有套值 200 万的房子,搁谁眼里都是标准的 "成功退休老干部"。
"老刘啊,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吧!" 同事们在欢送会上举杯,说得他心里美滋滋的。
"那可不,孩子们都成家了,该轮到我们老两口舒坦舒坦了。" 刘志远当时拍着胸脯,对往后的日子满脑子好念想。
可退休日子的真实滋味,比东北的冻梨还涩。从天天忙得脚不沾地,到突然闲得发慌,刘志远浑身不得劲儿,跟揣了只跳蚤似的坐立不安。
"老头子,你天天在家转磨盘呢?" 王秀琴瞅着闹心,"要不找点事儿干?"
"干啥?我都 68 了,还能干啥?" 刘志远烦躁得直搓手。
就这节骨眼上,他把眼珠子盯到了儿女的日子上。
刘强刚结婚两年,跟媳妇小雯过得还行,小打小闹免不了。可在刘志远看来,自己当爹的,必须得帮儿子把日子过明白。
"强强,你跟小雯昨儿又吵吵了?" 刘志远主动凑上去问。
"没啥大事,就生活上的小磕绊。" 刘强不想让他操心。
"啥小磕绊?跟爸说说,你爸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,指定能给你分析明白。" 刘志远摆开 "副局长" 的谱儿。
"真没事,爸,我们自己能搞定。" 刘强浑身不得劲儿。
可刘志远哪能甘心?他跟侦探似的打听儿子家的事儿,甚至直接给儿媳妇打电话查岗。
"小雯啊,强强在家帮你做家务不?"
"小雯,你们打算啥时候要孩子?"
"小雯,强强那脾气是爆点,你多担待着点。"
这些看似关心的话,把小雯压得喘不过气。她跟刘强抱怨:"你爸是不是管得太宽了?我们俩口子的事儿,他老掺和啥?"
"我爸也是好心..." 刘强嘴上护着,心里头也开始发堵。
二、闺女的工作他要管,银行 "铁饭碗" 才算正经活儿
这边刚搅和完儿子的日子,刘志远又把 "关爱" 撒到了女儿刘敏身上。
刘敏在广告公司当设计师,活儿是累点,但挣得不少,自己也喜欢。可在她爸眼里,这工作 "不咋地"。
"敏敏,你这活儿太辛苦,还不稳当。" 刘志远又开始他的 "人生指导课"。
"爸,我喜欢这份工作,挣钱也不少。" 刘敏耐着性子解释。
"挣钱多有啥用?你看王大爷家闺女,在银行上班,那才叫稳当!要不爸托人给你在银行找个位置?"
"爸,我不想去银行,我就喜欢现在的工作。" 刘敏头都大了。
"你这孩子咋这么犟?爸是过来人,还能害你?" 刘志远拉下脸来。
为了 "帮" 闺女,刘志远真托关系给刘敏在银行找了个活儿。刘敏知道的时候,直接炸了:"爸,您能不能别管我的事儿?我都 28 了,不是小孩儿!"
"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?" 刘志远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。
"您觉得好,我不一定觉得好!" 刘敏的话跟冰锥似的,扎得刘志远心口疼。
打那以后,父女俩的关系就僵了。刘敏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,就算回去,也跟躲债似的,坐不了十分钟就走。
刘志远心里犯嘀咕:现在的年轻人咋这么不懂事儿?我掏心掏肺为他们好,咋就换不来个好?
三、"高收益" 钓着贪心鱼,30 万退休金不够还押房子
就在家里鸡飞狗跳的时候,一个 "好机会" 砸到了刘志远头上。
"刘局长,您好啊!" 一个穿得溜光水滑的中年男人找上门,"我是鼎盛投资的李总,听说您刚退休,想跟您唠个合作。"
"合作?" 刘志远来了精神。
"是这么回事,我们公司专门给退休老干部做理财服务。" 李总掏出本花花绿绿的宣传册,"您瞅,我们这年化收益率能到 20%,比银行高老鼻子了!"
"20%?这么邪乎?" 刘志远心动了,但也有点犯嘀咕。
"刘局长,您想啊,您在银行存 30 万,一年利息才多少?搁我们这儿,一年就能挣 6 万!" 李总的话跟勾魂似的。
"那... 有风险不?" 刘志远还算谨慎。
"您放心,我们是正规公司,专服务退休干部。您看,这是我们服务过的客户。" 李总掏出一堆照片,里头还真有几个刘志远认识的老伙计。
刘志远的心眼儿活泛了。他先投了 10 万试试水,一个月后还真收到 1600 多的收益,这下彻底信了。
"老头子,这投资看着还行啊。" 王秀琴看着到账的钱,也挺高兴。
"那可不,我就说这是个好机会。" 刘志远得意得尾巴都快翘起来了。
有了第一次 "成功",刘志远的胆子越来越大。他把剩下的 20 万全投了进去,还拉着几个老伙计一起 "发财"。
"老刘,这靠谱不?" 老伙计们有点怵。
"放心!我都投 30 万了,还能骗你们?" 刘志远拍着胸脯打包票。
没过多久,李总又找上门,说有个新项目,收益率能到 30%。刘志远的心思活泛了:"30 万还是少了点..."
"啥意思?" 王秀琴没明白。
"我想把房子押出去,再贷点钱投进去。" 刘志远说得轻描淡写。
"啥?你疯了?" 王秀琴吓得差点蹦起来,"房子是咱的根,能押吗?"
"你不懂,这叫投资思维。" 刘志远不耐烦了,"房子搁那儿不挣钱,投进去一年就能赚几十万!"
"我不同意!" 王秀琴急得直哭,"万一赔了咋办?"
"赔不了!你看我之前投的 30 万,不是挺好?" 刘志远一门心思钻钱眼里了。
趁王秀琴回老家长趟亲戚,刘志远偷偷摸摸办了房产抵押,贷出 150 万,一股脑全给了李总。他盘算着:一年后这钱就能变成 200 万,到时候不光能还贷款,还能净赚 50 万,多划算!
四、老伴咳血查出胃癌,救命钱全砸进 "无底洞"
就在刘志远做着发财梦的时候,家里的天塌了。
"老头子,我这胃疼得厉害,还... 还吐血了。" 王秀琴脸白得跟纸似的,说话都没力气。
"那赶紧去医院啊!" 刘志远这才慌了神。
检查结果跟晴天霹雳似的:胃癌晚期。
"医生,这... 这咋可能?" 刘志远腿都软了。
"患者这病拖太久了,要是早点来,情况能好不少。" 医生的话跟刀子似的扎他心。
"那... 那得多少钱?" 刘志远声音都抖了。
"保守估计得 50 万,而且效果不敢保证。" 医生的话让他眼前一黑。
50 万!刘志远脑子里 "嗡" 的一声。投资的钱在李总那儿,说好了一年才能取;银行里的存款早就投光了,现在连 10 万都拿不出来。
"老头子,钱的事儿别操心,咱再想办法。" 王秀琴反倒安慰他。
"都怪我!要是早点送你去医院就好了..." 刘志远肠子都悔青了。
他赶紧给李总打电话,想提前把钱取出来,可李总总说 "资金投项目里了,取不出来"。
"刘局长,再等等,马上就到期了。" 李总在电话里敷衍。
"我老伴等着救命呢!能不能先取点?" 刘志远快跪下了。
"这不行啊,合同上写着呢。" 李总的语气越来越冷淡。
没辙,刘志远只能找儿女开口:"强强,敏敏,你们妈病了,要... 要 50 万手术费..."
"啥?妈咋了?" 刘强和刘敏急得声音都变了。
等知道妈得的是胃癌,兄妹俩都急哭了,说啥也要救妈。可一听要 50 万,俩人都傻了眼。
"爸,这么多钱... 我们得凑凑。" 刘强一脸为难,他刚买了房,手里没多少存款。
"我这儿也没这么多..." 刘敏也红了眼。
刘强突然想起啥:"爸,您不是有投资吗?还有房子,也能卖了凑钱啊!"
刘志远的脸 "唰" 一下白了,嘴唇哆嗦着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五、骗子上门摊牌 "钱没了",全家陷入绝境才醒悟
"爸,您倒是说话啊!" 刘敏瞅着爸的样儿,心里头直打鼓。
刘志远吭哧半天,才挤出句:"我... 我把钱都投了,现在... 现在取不出来..."
"啥?" 刘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,"您投了多少?"
"三... 三十万... 还有房子抵押贷的一百五十万..." 刘志远的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。
"您把房子押了?" 刘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"您咋能这么干?"
"我... 我以为能挣钱..." 刘志远耷拉着脑袋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"叮咚 ——" 门铃又响了。
刘志远哆哆嗦嗦开了门,门口站着的正是李总,可今儿他那脸阴得能滴出水来。
"刘局长,不好意思,有个事儿得跟您说下。" 李总的声音透着紧张。
"啥事儿?" 刘志远心里头七上八下的。
"我们公司的项目出了点问题,您那投资... 可能..." 李总吞吞吐吐的。
"可能啥?" 刘志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"可能... 收不回来了。" 李总说完,转身就想溜。
"你站住!" 刘志远扑过去拉住他,"你啥意思?我投了一百八十万呢!"
"刘局长,投资有风险,您签合同的时候知道的。" 李总甩开他的手,头也不回地跑了。
"你们是骗子!你们是骗子啊!" 刘志远追到楼下,可那辆黑轿车早就没影了。
回到家,刘志远瘫在沙发上,跟丢了魂儿似的。180 万,全没了。房子押了,老伴等着救命钱,自己啥也没了。
看着爸这模样,刘强和刘敏总算明白事儿闹多大了。
"爸,您咋能这么糊涂啊?" 刘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"我妈现在等着钱救命,您却..."
"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啊..." 刘志远的眼泪混着鼻涕,糊了一脸。
这时候,王秀琴从屋里挪出来,刚才的话她全听见了,脸白得跟纸似的。
"老头子," 王秀琴的声音虚得很,"这就是你这三年干的事儿?"
瞅着老伴那失望的眼神,刘志远 "噗通" 一声跪在地上,哭得跟个孩子似的:"对不起... 都是我的错... 都是我害了这个家..."
六、68 岁才明白的五件傻事,退休老人可别再犯
就在全家哭天抢地的时候,刘志远突然跟被雷劈了似的,明白了自己这三年到底错在哪儿。
"我现在才明白,退休的老人,日子再闲,也不能干这五件傻事!"
第一件:别把家当 "衙门",儿女的日子少掺和
"强强,敏敏,爸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为你们好,现在才明白,那不是关心,是瞎掺和。" 刘志远抹着眼泪,"你们的工作、婚姻,甚至啥时候要孩子,我都想管,可我忘了,你们都是成年人了,有自己的主意。"
"爸..." 刘强想说啥,又被他打断了。
"我总拿自己当副局长,觉得啥都得听我的,可家里不是单位,你们也不是我的下属。" 刘志远叹了口气,"真正的关心,是尊重你们的选择,不是指手画脚。"
第二件:高收益是 "鱼饵",养老钱得攥紧了
"我被那 20% 的收益迷了眼,就跟猫见了鱼似的,啥都不管了。" 刘志远使劲捶着自己的腿,"咱老年人手里的钱,是救命钱,是棺材本,可不能瞎投。那些说能暴富的,不是骗子是啥?"
"爸,您咋就信了呢?" 刘敏红着眼睛问。
"贪心呗!觉得自己还能大干一场,结果栽得这么惨。" 刘志远悔得肠子都青了,"咱这岁数,保本就不错了,别惦记着啥高收益,稳稳当当比啥都强。"
第三件:别为省钱硬扛病,身体垮了啥都没了
刘志远瞅着病弱的老伴,眼泪又下来了:"秀琴,都是我害了你。你早就胃疼,我咋就没逼着你去医院呢?总觉得能省就省,结果小毛病拖成大病,现在花多少钱都不一定能治好..."
"咱这代人苦日子过惯了,总觉得去医院费钱。" 王秀琴叹着气,"可健康这事儿,省不得啊。"
"是啊," 刘志远抹了把脸,"人老了,身体是本钱。定期体检,有病赶紧治,这钱不能省。要是身体垮了,有再多钱也没用。"
第四件:家里事儿多商量,别自己说了算
"秀琴,咱结婚四十年,我对不起你。" 刘志远握住老伴的手,"抵押房子这事儿,我咋就没跟你商量商量呢?总觉得自己能做主,结果把家坑成这样。"
王秀琴拍了拍他的手:"夫妻过日子,就得互相商量。哪能一个人说了算?"
"是啊,家是俩人的,大事儿必须一起琢磨。" 刘志远红着眼圈,"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,啥都得听我的,现在才明白,独断专行就是祸根。"
第五件:服老不是怂,换种活法更舒坦
"我总不服老,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说一不二的副局长,能挣钱,能管事儿。" 刘志远苦笑着,"可实际上,我都 68 了,脑子跟不上趟了,对现在的社会也不懂了,硬要逞强,可不就出乱子?"
"爸,服老有啥不好?" 刘强劝道,"您现在就该好好养老,享清福。"
"是啊," 刘志远点点头," 服老不是认输,是聪明。咱这岁数就该认怂,不是说没骨气,是得知道啥能干啥不能干。以前在单位管工程,现在管孙子换尿布,未必有儿媳妇强;以前签字批文件快,现在给儿女支招,可能就是添乱。退休了就该换个活法,遛遛弯、下下棋,不比瞎折腾强?"
七、砸锅卖铁救老伴,一家人抱团取暖渡难关
道理是明白了,可日子还得过。王秀琴的手术费不能等,刘强咬咬牙把刚买的车卖了,刘敏掏出所有积蓄,兄妹俩又挨家挨户找亲戚朋友借,总算凑够了 50 万。
手术那天,刘志远在手术室门口蹲了八个小时,烟抽了一包又一包,心里头跟火烧似的。直到医生说 "手术很成功",他腿一软,差点瘫在地上。
在医院陪护的日子,刘志远像变了个人。他不再对儿女指手画脚,每天就守着老伴,给她擦身、喂饭、按摩,笨手笨脚的,却格外认真。
有回刘敏来看妈,正好瞅见爸给妈读报纸,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,生怕惊着谁似的。妈笑他 "读得不对",他就嘿嘿乐,说 "你教我"。
"爸,您变了。" 刘敏红了眼眶。
"再不变,家就散了。" 刘志远叹了口气,"以前总觉得钱重要,房子重要,现在才明白,一家人在一块儿,平平安安的,比啥都强。"
儿媳妇小雯也拎着鸡汤来了,进门就喊 "爸",还问 "妈咋样了"。刘志远慌得手忙脚乱,赶紧给她倒水,嘴里不停说 "谢谢你啊小雯"。小雯反倒不好意思了:"爸,以前是我不懂事,您别往心里去。"
刘志远眼圈一热,赶紧转过头去 —— 这要是搁以前,他指定得说 "你知道错了就好",可现在他明白,一家人哪有那么多对错,互相体谅着,日子才能过下去。
八、没了房子没了钱,反倒活出了真滋味
王秀琴出院后,刘志远把家里那套抵押的房子想办法赎了回来 —— 虽然还欠着一屁股债,但总算有个窝了。至于被骗的 180 万,报警了,案子还在查,但大家都明白,能追回来多少算多少吧。
刘志远开始琢磨着挣钱还债。他没啥大本事,但会点木工活,以前在单位管工程时学的。他就在小区门口支了个摊,帮人修修桌椅板凳,配配钥匙,一天下来能挣个几十块。
有人笑话他:"刘局长,以前多风光,现在咋干这个?"
刘志远嘿嘿一笑:"靠手艺吃饭,不丢人。再说了,这活儿踏实,挣一分是一分。"
刘强和刘敏心疼他,想多给点钱,可他不要:"你们把日子过好,就是帮我了。我还能动,不用你们养。"
每天收摊回家,王秀琴都会给他留着热乎饭。俩人坐在小桌旁,就着一碟咸菜喝小米粥,却比以前大鱼大肉吃得香。王秀琴总说:"以前你总想着挣大钱,现在天天守着我,我倒觉得更踏实。"
刘志远也开始学着关心老伴。天凉了,他会提前把热水袋灌好;王秀琴说想吃酸菜馅饺子,他就笨手笨脚地和面包,弄得满脸面粉,逗得王秀琴直乐。
周末儿女们回来,一大家子挤在小屋里,刘强给爸打下手,小雯帮妈择菜,刘敏陪着妈唠嗑,屋里吵吵嚷嚷的,却满是烟火气。刘志远看着这场景,心里头热乎乎的 —— 以前他总想着当 "大家长",把家管得跟单位似的,现在才明白,家里就该这么热热闹闹的,才叫家。
九、退休大爷成了 "社区讲师",用自己的傻事警醒旁人
有回社区搞 "老年人防骗讲座",居委会大妈找到刘志远:"老刘,你给大伙儿讲讲呗,你的经历最实在。"
刘志远起初不好意思,觉得自己那点糗事没啥好说的。可王秀琴劝他:"你就讲讲吧,别让其他老伙计再犯咱这错。"
那天,刘志远站在讲台上,没拿稿子,就跟大伙儿唠家常。他讲自己咋被高收益忽悠,咋把房子押出去,咋把家坑得差点散了,说得眼泪汪汪的,台下的老头老太太也跟着抹眼泪。
"老伙计们,咱退休了,就好好享清福,别折腾。" 刘志远攥着拳头说,"儿女的事儿少掺和,养老钱攥紧了,身体不舒服赶紧去医院,家里大事多商量,服老不丢人。记住这五条,保准晚年舒坦!"
台下掌声雷动,有个大爷拉着他的手说:"老刘,你这是积德啊!要不是你说,我差点就把养老钱投进那个 ' 养老公寓 ' 项目了!"
打那以后,刘志远成了社区的 "义务讲师",经常给老伙计们讲咋防骗,咋处理家庭关系。有人问他:"你就不怕人笑话你?"
他咧嘴一笑:"笑话就笑话呗,只要能让大伙儿少走点弯路,我这脸算啥?再说了,我现在活得踏实,谁爱笑谁笑去!"
十、日子虽苦心里甜,这才是晚年该有的样儿
一年后,王秀琴的身体好了不少,能跟着刘志远在小区里散步了。刘志远的木工摊还支着,欠的债还了一多半。刘强和小雯添了个大胖小子,刘志远天天抱着孙子,笑得合不拢嘴。刘敏也处了个对象,对方是她自己找的,刘志远啥也没说,就说了句 "你觉得好就行"。
有回一家人吃饭,刘强举杯:"爸,妈,以前是我不懂事,总跟您犟。"
刘志远摆摆手:"不怪你,是爸以前太糊涂。现在爸明白了,一家人在一块儿,和和气气的,比啥都强。"
王秀琴给刘志远夹了块肉:"老头子,以后咱就好好过日子,啥也别想了。"
刘志远看着满桌的菜,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伴,看着孝顺的儿女,突然觉得 —— 虽然被骗了钱,虽然受了罪,但他好像啥都没失去,反倒捡着了更金贵的东西。
现在的刘志远,每天早上送孙子去幼儿园,回来就去支摊修活儿,中午回家给老伴做午饭,下午要么陪老伴遛弯,要么去社区给老伙计们 "上课"。日子过得忙忙叨叨,兜里也没啥大钱,可他脸上的笑,比以前当局长时多了十倍。
他常跟人说:"我 68 岁才活明白,不算晚。退休了,就该服老,该放手,该把日子往简单了过。少管闲事儿,多疼老伴,护好身体,守好家底,这晚年啊,才能过得有滋有味。"
可不是嘛,人生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,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出滋味,能让家里始终热热闹闹,这才是真本事,您说对不?发布于:江西省